var g_styleID = "ruizhi"; var g_logID = "199"; var g_comDesc = "Desc"; document.write ('

Peter Paul and Mary三重唱

CMP播放器


昨晚跟網友談到了民歌,躺在床上後,思緒一下子,回到唱盤唱針的過去-那個屬於中學青澀而叛逆的年代,原來自己也跟現在的小孩一樣,有過迷戀,只是不知道是為了成長而迷戀呢?還是為了發洩而迷戀?或許還夾雜著『反封建體制』、追求『自由言論維』、『反行政獨裁』等等...與年少輕狂的耍酷吧!

那個時候(六0年代),也流行民歌,但不是後來的台灣校園民歌,而是從另一端飄過太平洋的美國民歌;有人這麼形容民歌:在搖滾樂的世界裡,民歌像是個徙步旅行的路人,是一些溫柔而多禮的謙謙君子!

傳統的Folk是父傳子,子傳孫,所以傳統的民歌手都只唱流傳已久,誠懇真實,為許多人喜愛的歌;可是到了六0年代後,由於社會急遽的變遷,民歌也開始有了不同的風貌;越戰,勞工運動,嬉皮,種族的糾葛,人權問題等等反體制的抗爭.....當然影響最大的無疑的就是越戰 -美國的世紀之痛!

不管是讀書或睡覺,也不管是在家或在外賃屋,甚至會翻者字典試著瞭解歌詞的意義(雖然總是似懂非懂),一面聆聽唱針劃過唱盤流瀉的優美歌聲...Peter Paul & Mary三人組,無疑的是當時印象中最顯明的,也是最喜好的了..

Peter Paul & Mary這三個人是Peter Yarrow,Paul Stookey,Mary Travers,成名曲是Lemon Tree,這首曲子直到現在仍被翻唱著;Peter 從小就對音樂狂熱,但仍修完心理學士,在1960年曾參加民歌大會,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民歌歌手;Paul 也從小就喜歡玩電吉它,常參加音樂會或舞會的演奏,但仍放下出盡風頭的日子,進入大學就讀;Mary在參加三人組時,演過舞台劇也參加過其它樂團的表演;他(她)們都喜歡民歌,幾乎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由於三人在聲音上非常的相配,加上興趣,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著名的歌曲如:500 Miles,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Cruel War,Blowing In The Wind ,這些歌都具有強烈反越戰的色彩,這些歌也都被譜成吉它和絃,在大學校園中被邊彈邊唱著...  

[本日志由 CHOME 於 2013-06-30 00:22 AM 更新]
上一篇: 西北雨
下一篇: MS Excel ODBC
文章來自: 本站原創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關日志:
評論: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數: -
發表評論
暱 稱:
密 碼: 游客發言不需要密碼.
郵 箱: 郵件地址支持Gravatar頭像,郵箱地址不會公開.
網 址: 輸入網址便於回訪.
內 容:
驗證碼:
選 項:
雖然發表評論不用注冊,但是為了保護您的發言權,建議您注冊帳號.
字數限制 1000 字 | UBB代碼 開啟 | [img]標簽 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