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g_styleID = "ruizhi"; var g_logID = "190"; var g_comDesc = "Desc"; document.write ('

鋼琴詩人-蕭邦精選10名曲

CMP播放器


簡介

著名的波蘭音樂家蕭邦,不但是個傑出的鋼琴家也是一個鋼琴作曲家,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美好聽的曲子,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

他七歲時就已經在音樂會中嶄露頭角,十歲開始作曲,二十歲時他離開波蘭到德國、奧國、法國演奏。但也在他旅行途中,波蘭革命失敗,俄國人佔領波蘭,所以他就再也沒有回去,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他的思鄉之情。

22歲那年他在巴黎舉行首次音樂會,轟動了全巴黎,當時李斯特、孟德爾頌也都去欣賞。之後在巴黎的日子裡,他受到音樂家、畫家、作家的歡迎,也是沙龍音樂會的熱門人物。

1836年因李斯特的介紹,認識了女作家喬治.桑,且很快就陷入情網,兩年後(1838年)他們倆一起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渡假養病,因為此時的蕭邦已經患有肺病。

這段與喬治.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他作出「雨滴」前奏曲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到1847年才終止。

後來他又回到巴黎演奏、作曲、教琴,1848年1849年他到倫敦表演,使他筋疲力盡,1849年他39歲時,死於肺病。

節錄自
http://www.arstrio.com.tw/musicians/Frederick-Chopin.php


小狗圓舞曲

小狗圓舞曲是蕭邦的多首精緻的圓舞曲其中之一,大家一定都聽都聽過,記得前幾天陪小孩子看家有賤狗卡通影片,莎也加在鋼琴演奏會上彈的曲子,就是小狗圓舞曲。。

這是蕭邦在一八四七年出版的三首圓舞集中的一首,因短小精緻速度又快,所以又名一分鐘圓舞曲;當年,蕭邦和女友喬治桑住在馬約卡島時,養了一隻可愛的小狗,一天黃昏,那隻淘氣的小狗性急追著自己的尾巴,在地上團團轉個不停,蕭邦看到此景非常開心,大聲呼叫喬治桑也過來看,兩人大笑不己,喬治桑就請蕭邦依據小狗滑稽的動作寫一曲,於是這首輕快又幽默的小狗圓舞曲就產生了。。

在前面四小節的序奏後,出現著名的旋轉主題,像極了小狗在追咬自己的尾巴,節奏快而流暢,可以想像小狗的頑皮活潑第二主題轉以優美稍緩的旋律出現,大概是小狗累了,喘口氣歇會兒,可是,沒多久它又追咬起來了,如此全曲就呈現了A-B-A三段的曲式。


幻想即興曲

幻想即興曲是一八三四年,蕭邦二十四歲時的作品,但不知道為何原故這一首幻想即興曲不曾發表過,在他去世過後才從樂譜夾中發現這首題贈艾斯特男爵的作品,到了一八五五年蕭邦的弟子范塔加入了“幻想”兩字,當作蕭邦遺作出版。

全曲由 2/2 拍子熱列快板的開始,先是四小節 E 大調的分解和弦的序奏,隨後進入了起伏很大的主題,有如澎湃洶湧的浪潮,中段由最緩板進入到如歌的中板上,此時曲調轉為升C大調4/4拍子,曲調溫婉幽,好像在傾訴著青春的回憶,不久又回到開頭部份,但以急板奏出,洋溢著抒情般的悲淒感,最後把中段甜蜜的回顧後,形成了餘音繚繞的尾奏。

此曲雖未在蕭邦生前發表,但今天己成為音樂愛好者最喜好的作品之一在一般的演奏會上也常聽到這首鋼琴曲。


升C小調圓舞曲

細聽此曲,您是否在委婉動人的旋律中感受到哀愁的宣洩?這是蕭邦去世前三年的作品,在接近生命終點的蕭邦,顯得憔悴而憂鬱,病魔張牙舞爪的步步逼近,使得原本多愁善感的性情更加苦不堪言,這首抒情風格的圓舞曲,不正透露著當時的蕭邦正為著沉痾而煎熬嗎?

曲子開始富有彈性速度又充滿感懷的主旋律很蕭邦式的唱出中段速度緩慢,籠罩在喘不過氣的陰霾裏,像是在回顧過往的足跡,樂首的主旋律再度出現時,憂鬱的副題在逐漸減弱的音量中不斷的反覆,凝結成嬝嬝不絕的音韻,似乎向人傾訴著道不盡的人世間哀愁。


革命練習曲

蕭邦在一八三三年出版了第一集的練習曲,雖名為練習曲,但在這些練習曲中,有幾首曲子是我們常聽到的鋼琴小品,如第三號的”別離曲”,第十二號的C小調革命練習曲。

一八三O年,波蘭反抗帝俄的革命思潮日益高漲的時候,華沙音樂院的朋友們,送給蕭邦一隻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在歡呼革命雄偉的歌聲中蕭邦離開了波蘭,在這次離開了波蘭之後,蕭邦一直到病死他鄉,都不曾重回他的祖國。

次年蕭邦在前往巴黎的旅途中,經過德國斯圖加特時,聽到華沙因為革命而淪入帝俄之手的消息,他懷著亡國的哀思寫作了這首著名的練習曲,並在日記上寫道:”我向鋼琴流淚痛哭,上帝啊!請掀開這大地,吞噬這世紀的人類吧!”。

此曲用三段式作成的,有著石破天驚的氣勢,一開始就是不協和的和弦,表示動盪的革命風雲,接著左手奏出一連串的失望和悲憤的音響,然後右手快速的樂句在鍵盤上疾速奔馳,悲憤的激情有如洶湧怒濤。


華麗圓舞曲,降E大調

圓舞曲原是十七世紀德國民間的 3/4拍子的舞曲,曲趣鮮明爽快原屬難登大雅之堂的民間創作,然經過韋伯、李斯特、蕭邦等人的潤色,這些曲子超越了國界,尤其經十九世紀“圓舞曲之王約翰史特勞斯”的宏揚,圓舞曲更成為高貴的藝術創作。

蕭邦的圓舞曲,大致可分二大類:一為將實際的舞蹈理想化者,如今天介紹的作品十八的降E大調華麗的大圓舞曲與作品三十四之一的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等;另一為借用圓舞曲式作成的抒情詩,如作品六十四之二,升C小調圓舞曲,以及俗稱告別圓舞曲的作品六十九之一降A大調等。

關於今天要介紹的降E大調華麗圓舞曲,曾經有這麼一段軼事話說一八三四年,蕭邦與友人計劃同往萊茵河下游參加音樂節的盛會,後因傳聞延期,蕭邦就把旅費挪為他用,然不久後又獲通知音樂節如期進行,為了重籌旅費,蕭邦將這首一八三O年所寫的圓舞曲送交出版商,因得到了稿酬五百法郎,才得以順利成行。

此曲是蕭邦十五首圓舞曲中,最華麗壯觀的傑作,曲趣明暢,旋律簡潔光燦,並且像是可以直接跳舞的音樂,此曲的曲趣簡明直截,句法清晰的低音部圓舞曲節奏,自始至終流穿全曲,右手隨著彈出華麗的圓舞曲旋律。


夜曲(降E大調)

夜曲是一種器樂短曲,形式自由,格調高雅,充滿浪漫色彩,是由愛爾蘭人費爾特( J. Field, 1782-1837)首創,蕭邦,德布西等人沿用之,這首作品九之二降E大調夜曲,可說蕭邦所有的夜曲之中最著名的一首,這是初學鋼琴者必彈的曲子,此曲旋律優美,也常編成小提琴獨奏曲。

在這首夜曲中,我們彷彿看到了滿天星光的夜景,清輕幽悠的樂音好似揭開了夜幕,當我仰望群星密佈的夜空,星光蒼穹襯托出人類的微渺置身夜幕中,所思所想,或許是一種或喜或悲的感受,蕭邦即以曼妙的音符寫出了這份淒美的感受,曲子在抒情中稍帶感傷。

這首抒情,但稍許感傷的夜曲,是以附有尾奏的輪旋曲式作成,行板12/8拍子的甜美主題,幾乎以一支旋律悠揚地歌唱著,這主題在曲中輪迴的出現,最後的裝飾奏,具有夢幻般的效果。


雨滴前奏曲

前奏曲是一種型式自由的鋼琴小品,在一六五0年左右,都附屬在組曲裏面到一七五O年以後,才以獨立的形態在音樂會上單獨的演奏。

鋼琴詩人蕭邦一共寫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都是在一八三八年,到馬約卡島去療病時完成的,當時蕭邦二十八歲,他的情人喬治桑(法國女作家)也隨著前去,他像慈母一般,照顧體弱的蕭邦,在島上,蕭邦的肺病未見起色,仍舊每天發燒著;可以繼續寫作新的鋼琴曲;這首著名的雨滴前奏曲,也是這個時候的作品。

據說有一天下午,喬治桑獨自外出購物,不一會兒,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蕭邦在家裏坐立難安,擔心喬治桑會不會被淋濕或遇到意外,聽到雨滴有韻律的打在屋頂上,蕭邦的心中倍感孤寂,於是走到鋼琴前彈琴解悶,他的雙手隨著雨滴從屋簷下滴落的淅瀝聲,即興彈奏出這首瀰漫著詩情的樂曲,他全神灌注在使人遐思的琴韻中,因此沒有注意到雨停後,喬治桑己安然歸來,無限關懷的在他身後,聆聽他優美的琴聲。

這一段軼事,不一定是真實的,就連“雨滴”這個標題也是後人附加上去的但第十五號降D大調前奏曲,自始至終,真像是在表現雨天的屋簷底下,雨滴淅瀝淅瀝地落下的情景此曲是三段式;第一段是降D大調4/4拍子,中段轉為C小調,在中段處聽起來像是惡夢籠罩,有點陰森恐怖,音調悽涼,但很快的就進入了第三段,好像可怕的惡魔被驅逐走了,重見藍天,雖屋簷下還在滴水,但四週的景物卻新鮮可愛。


愛人的畫像

在一八三O年三月十七日,蕭邦舉行旅遊維也納歸國後的第一次演奏會,他親自彈奏了這首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的首次演出在這同時蕭邦在寄給他好友狄都斯的信中說:我很感傷,因為我發現己墜入了情網中,在這半年來我每夜都夢見她的倩影,但我還不曾跟他談過一言半語,在思念她的時候,我寫成了協奏曲中的慢板(其實是甚緩慢板樂章)。

是誰令蕭邦如此一往情深呢?就是前幾天介紹別離曲中的那位美麗的華沙音樂院聲樂系學生康絲丹奇亞.葛拉德芙絲卡,她正是蕭邦無限愛慕的初戀情人,在一八二八年她倆邂逅於一次音樂會中……康絲丹奇亞甜美的歌聲與容貌使蕭邦大為傾倒,可惜蕭邦生性羞怯始終不敢和她正面交談,更不用說要向她傾訴愛意了。

康絲丹奇亞小姐曾在該年十月蕭邦的告別祖國的演奏會上獨唱,這使蕭邦大為快慰,但這首協奏曲並未贈獻給康絲丹奇亞,而是題贈德菲娜.波卡特伯爵夫人,這位曾在蕭邦臨終前趕赴巴黎,在他床邊輕歌一曲,使蕭邦無限的感激。

此樂章夜曲風甜蜜的主題,蕭邦是用對康絲丹奇亞繾綣的深情編織而成,充滿著愛的憧憬與溫婉的感情。

開始時優美纖美的鋼琴主題,響起美麗的變奏後,出現美麗的中段,最後第一主題又再一次的出現,這樂章像是一幅綺麗的音樂畫像,將蕭邦的愛慕之人康絲丹奇亞的神韻豐姿,巧妙地描繪出來。


軍隊波蘭舞曲

波蘭舞曲是一種十六世紀時,發源於波蘭的一種舞曲,節奏是中速的三拍子,較圓舞曲慢,並且有近代進行曲似的結構,因這種舞曲具有雄壯威嚴的特質,所以被採用於宮廷的儀式中,並代替原有的孔雀舞曲(Pavane,起源於十六世紀義大利),成為舞會中的開場舞,到了十八世紀中葉後,波蘭舞曲漸被淡忘,但十九世紀初葉又復活起來,當時較著名的藝術名作,首推韋伯的“華麗的大波蘭舞曲”;繼韋伯之後,將這種舞曲發揚光大的,就是鋼琴詩人蕭邦,他一生中共留下十五首波蘭舞曲的作品,其中以這首“軍隊”最為著名。

此曲用A大調, 4/3拍子的混合三段式作成的,主部A是具有軍隊般豪壯氣勢的部份,是由反覆的短小機動和進行轉調的部份構成,節奏頗富特色,中間B的部份,相當於進行曲的中段,旋律風的樂句,跟節奏風的第一主題相互輝映成趣,隱約中似乎可以聽到號角與馬蹄聲,最後又回到A段旋律,激昂依舊,雄壯充滿信心的踏步向前邁進,蕭邦對祖國軍隊的期許,盡入樂中。

這首挑戰似的,必勝的波蘭舞曲,和如夢似幻的夜曲,或優美輕快的圓舞曲,曲趣迥異,曲中彷彿可以聽到號角聲與馬蹄聲音,又好像可以看到波蘭勇猛壯盛的軍隊。


英雄波蘭舞曲

這首英雄波蘭舞曲,跟先前介紹過的蕭邦以“革命”“軍隊”為題的作品一樣,都是表現愛國情操;蕭邦藉著這些樂曲,悲嘆祖國被強權所奴役,回憶昔日強盛的波蘭王國,為華沙革命失敗而悲憤,並悼念因抗暴喪生的同胞。

有人說,愛國音樂家蕭邦的創作,由波蘭舞曲開始,亦由波蘭舞曲終;藉著波蘭舞曲,蕭邦得以抒發他對祖國的懷念,並傳達他愛國情操;波蘭舞曲是一種十六世紀時,發源於波蘭的一種舞曲,有近代進行曲似的結構,具有雄壯威嚴的特質,風格堂皇威嚴;蕭邦的波蘭舞曲,充分的表露了這種特質,並融合了他天賦俊逸的詩情。

這首降A大調作品五十三號的波蘭舞曲,乍聽則似寓有蒼勁有力的樂思,因此名為英雄波蘭舞曲;這首樂曲於1840年於蕭邦的情婦喬治桑的寓所寫作,是蕭邦作品中之佼佼者,也是百聽不厭的名曲。

開頭由十六小節戲劇性的序奏埋伏潛伏在的動機,引導出恢宏的英雄主題,金光閃閃,銳氣千條,夾帶著排山倒海的勇猛,掀起愛國的熱潮,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進入中段後,左手八度下降的音型以強而有力的觸鍵,帶來雄渾豪壯的曲調,蕩漾著無比的威力與光榮,彷彿在歌頌英雄偉大的事蹟;然後樂曲返回開頭的主題,在豪華熱情中終止。

每當夜闌人靜,耳際迴響的音樂,總是能夠讓心靈深層完全放鬆、自在、悠遊…音樂是很好的平衡器,它省去心智上的繁文縟節,直入心田,逕射靈魂;以樂相交,不費唇舌。。。

上一篇: 野玫瑰
下一篇: SWFUpload試用-自建Asp版本(AspUpload和無組件範例)
文章來自: 本站原創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關日志:
評論: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數: -
發表評論
暱 稱:
密 碼: 游客發言不需要密碼.
郵 箱: 郵件地址支持Gravatar頭像,郵箱地址不會公開.
網 址: 輸入網址便於回訪.
內 容:
驗證碼:
選 項:
雖然發表評論不用注冊,但是為了保護您的發言權,建議您注冊帳號.
字數限制 1000 字 | UBB代碼 開啟 | [img]標簽 開啟